大多數人都不知道什么是感覺統合。有些聽過感覺統合的人也只是把
感統訓練看成是特殊兒童的一種治療方式,致使許多感統失調的孩子錯失了最佳的修復期。
家長和社會一味用正常的標準去要求、衡量與評論他們,孩子們心里有苦說不出。
家長總是安慰自己:“別老認為自己孩子有問題”;“我們以前不做感統訓練,現在不是活得好好的嗎?”;“感統訓練不就是體育運動嗎?你帶孩子多跑跑步不就行了?”
感覺統合就是體育運動? 1、夫妻倆都是體育老師,但是他們8歲的女兒小美
感覺統合失調卻很明顯。
雖然兩夫妻都很注重女兒的運動健康,從小就培養女兒運動的習慣,但女兒在肢體協調、前庭平衡、視覺空間和上臂肌肉張力等方面卻發展得很不足,造成孩子做事費勁、記憶差、容易疲乏等生活和學習上的困難。
2、某校的體育老師,來體驗感統課程。兩小時的訓練,前半小時他已氣喘吁吁,難以繼續。雖然他的肌肉很結實,也很有力,但用的都是蠻力,加上身體不恰當用力,所以很快就把能量消耗完畢。
他雖然天天運動,但并沒擁有一個能在工作、生活中游刃有余的身體和大腦。
感統訓練跟體育運動有什么區別? 感統訓練強調針對性,因人而異,需要專業測評后根據個案身體能力發展水平、心理狀態、能量高低等來設定訓練方案。
而體育運動,就拿跑步來講,長時間的跑步,機體已經習慣同一動作的節律和速度,如要引起大腦的反應,需要更大的刺激量才能達成,這樣很容易引起肌肉和骨骼的勞損。
另外,長期跑步,身體已經形成慣性反射,無需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也能輕松地進行。聽歌邊聊天,感覺不在身體上,各感官得不到刺激,大腦對肌肉和骨骼的動作無法產生新的反應。
所以,對于身體平衡控制不好的孩子,需要多角度的刺激前庭覺才能改善平衡情況。如果只是跑步,或做單一運動,幫助不大。更重要的是,體育運動是鍛煉身體,感統訓練是刺激大腦,只有體育運動無法給予孩子提供針對性的訓練。
比如:對于重力感嚴重不足的孩子,身體協調差,一跑就累——跑步這項運動不適合他;視覺空間感差,一上自行車就恐高,動彈不得——騎車不適合他;身體笨重,一動就摔跤——跆拳道不適合他;手眼協調不好,無法準確接球——乒乓球不適合他。
總之,感覺統合訓練不同于一般的體能活動或游戲。它是個別化、針對性強的、促進身體神經系統完善的能力開發活動,必須經過教育、心理和生理三方信息整合的專業測評后,根據測評結果才能進行有效性的訓練。
感覺統合是人類的本能,是一切能力的基礎。所以,請大家一定要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幫助孩子把身體一切能力發展的根基,用針對性的感覺統合訓練打造好。讓他在成長過程中,能客觀、理智、輕松、愉快地面對一切人事物,創造出屬于自己輕松、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