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待過很多家長和孩子,心中一直有個疑問:為什么很多上過早教的孩子大些之后仍然會出現很明顯的感統能力不足的現象呢?后來經過深入了解早教課程的特點之后,有了更多的認識。
關于早教課
早教機構提供的課程針對的兒童年齡段主要在0~5歲,也就是說從孩子出生到上小學之前都可以上早教,其中以0~3歲報早教機構的居多。
早教課程的理念在兩點,第一點在于親子互動,由父母或其他帶養人帶著孩子一起參與到歡樂自由的課程當中;第二點在于老師育兒知識的教授,讓家長更了解孩子的生理心理發展規律,給到孩子成長中的一些建議,具體的由家長自己來教育孩子。
關于感統課
感統課針對兒童年齡主要在1.5~12歲,也就是從孩子會走路到初中之前。
感統課的理念在于,通過各種場景的設置、游戲、身份、任務等讓孩子與環境展開互動,孩子接受豐富合理的感官信息刺激,幫助開發大腦中樞神經系統,最終提高孩子專注力、情緒自控、反應能力、思維能力、環境適應能力、自信心、語言表達等。
二者的區別簡析
早教課程屬于親子體驗類的課程,注重的是親子互動和歡樂自由的氛圍,對孩子的能力提升(規則秩序、專注力、人際交往能力、語言表達等)沒有嚴苛的要求。
感統課程屬于能力提升類的功能性課程,注重的是孩子的成長進步(生理、心理、行為舉止等綜合能力)。簡單來說,玩的什么游戲就是針對性的提高什么能力,就是在有質量的玩中獲得能力提升。
對于1.5~5歲的兒童而言,如果孩子的感統能力發展比較均衡正常,沒有明顯的感統失調、感統能力不足的現象,上早教課和感統課都可以,也可以同時上。
如果孩子的感統能力弱于同齡孩子的水平,比如膽小退縮、粘人好哭、好動不安、注意力不集中、聽而不聞、缺乏規則意識、語言發展遲緩等等,孩子最需要的是上感統課,只有把基礎能力提升上來之后,孩子在其他方面才會有更好的表現和更多的可能。而此時如果孩子只是在上早教課程,并沒有針對性的對孩子的不足進行訓練強化,他獲得的能力成長非常有限,后期的行為能力表現會比同齡孩子落后很多。
不過對多數孩子來講,感統能力不足在1.5~3歲之間還不會表現得非常明顯,在三四歲走進幼兒園這個群體就會感受得出來,有對比就會有差距。
對1.5~3歲來說,我們可以根據孩子過往的養育環境、養育方式、電子產品接觸、運動經歷、爬行經歷、出生方式等方面做一個初步的判斷,看是否存在感統失調的風險,如果失調的風險較高,建議家長提前干預訓練,提升感統能力,預防感統失調。如果各方面都還比較好,也可以有意識的注意平時的帶養方式,以便在以后的養育過程中給孩子提供更合適的教育,引導孩子朝著更加健康有利的方向成長。